大蒜病害 |
发生在叶或蒜苔上
病叶上无霉无菌核或颗粒状物
苗期发生黄叶、叶片黄化;成株发生干尖 | 植株矮化,叶变黄后萎蔫;或叶片呈现浓绿与浅黄线条之嵌纹病症 | 出现明显的黄色褪绿条斑呈不同程度的矮化,瘦弱,纤细,叶片无光泽,蜡质消失,呈半卷曲状,有的上下叶片捻在一起卷曲成简状 |
![]() |
![]() |
![]() |
黄叶和干尖 | 嵌纹病毒病 | 褪绿条斑病毒病 |
病叶上可见到霉层
病斑长椭圆形,初呈淡褐色,后变灰白色,叶两面病斑生微细灰黑色霉状物 |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枯黄色,外围淡黄色,并迅速向叶片两端扩展,尤以向叶尖方向扩展的速度最快。湿度大时生有绒毛状物,干燥条件下呈粉状。 | 表皮下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粉状物,病斑四周具黄色晕圈 |
![]() |
![]() |
![]() |
灰叶斑病 | 煤斑病 | 锈病 |
椭圆形或梭形病斑,病情加重时沿叶脉向两边纵向扩展,病斑中央灰白色或灰褐色,并带有淡紫色,在高湿条件下可生出黑色霉状物。 | 尖枯型叶尖呈深褐色,并在其上形成许多深紫褐色斜状平行的斑纹;叶斑型梭形至长椭圆形,组织坏死,凹陷,多为紫褐色,中央色软深 | 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出黑色霉状物,病斑多具同心轮纹。 |
![]() |
![]() |
![]() |
叶枯病 | 叶疫病 | 紫斑病 |
在田间薹茎上出现黄色斑,称为黄斑病;蒜苔在入库冷藏后3~4个月,黄斑处向下凹陷、逐渐腐烂。 | 心叶开始表现褪绿发黄,并逐步腐烂,后向茎杆外部扩展,并在外部叶鞘处产生半透明灰白色斑,随着病情加重,植株从病部弯曲倒折,导致蒜苔不能正常抽出,并腐烂死亡,茎内呈腐烂状,并散发出恶臭气味。 | 沿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可贯穿整个叶片,湿度大时,病部呈黄褐色软腐状,基叶先发病,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致全株枯黄或死亡。 |
![]() |
![]() |
![]() |
蒜薹黄斑病 | 细菌性心腐病 | 细菌性软腐病 |
叶和鳞茎均能受害
外叶叶尖呈条状或叶尖向下变黄,后扩展到叶鞘及内叶,植株生长衰弱,整株变黄矮化或枯死。鳞茎表皮产生水渍状病斑,长有大量白色菌丝层,病部呈白色腐烂 | 叶尖发黄干枯或叶面出现浅黄色条斑,有时扩展到鳞茎上,鳞茎基部呈水渍状暗褐色,有的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拔出病株,根部呈褐色腐烂 | 叶、叶鞘和鳞茎上出现灰色条纹,条纹内病组织上充满黑色厚垣孢子,受害叶片扭曲下弯,病苗或病株枯死。 |
![]() |
![]() |
![]() |
白腐病 | 干腐病 | 黑粉病 |
发病初期蒜苗叶两面生有褪绿小白点,扩展后成为沿脉扩展的长形或梭形斑,湿度大时,密生较厚的灰色绒霉层。蒜苔腐烂并长出灰霉状物。 | 植株矮化,上部2~3叶扭曲、卷曲成辫状,新叶抽出困难,叶片呈失水状,由叶尖开始叶色逐渐变红,变为暗褐色,整株粗缩,不向上伸展。 | 初呈水渍状,出现圆形小点,后不规则状,假茎黄褐色腐烂或倒折;干燥条件下,病部发白易破碎蒜瓣露出,在病部可见薄片状黑褐色菌核8,致鳞茎萎缩。 |
![]() |
![]() |
![]() |
灰霉病 | 基腐病 | 菌核病 |
主要为害根部和鳞茎
被害鳞茎1个或几个蒜瓣上产生褐变,呈不规则凹陷,上生淡红色霉状物,后期病斑四周变褐软化。 | ,根及根颈部变为粉红色,植株顶端受害不明显,但鳞茎变小,染病根逐渐干缩死亡。 | 剥开蒜瓣,在其上生具紫红色边缘的小凹陷斑,后病斑扩大,凹陷更加明显,病斑上长出黑色丛霉状物。 |
![]() |
![]() |
![]() |
红腐病 | 红根腐病 | 黑头病 |
一个或几个蒜瓣呈水渍状,后形成灰褐色不规则形凹陷斑,其上生出绿色霉状物。 | 1个或几个蒜瓣发病,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体,后病蒜瓣完全充满黑粉。 | |
![]() |
![]() |
|
青霉病 | 曲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