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基腐病

    症状: 表现大蒜受到侵染后表现为生理失调,一般冬前病株症状尤明显,春季生长不良,植株矮化,上部23叶扭曲、卷曲成辫状,新叶抽出困难,叶片呈失水状,由叶尖开始叶色逐渐变红,变为暗褐色,整株粗缩,不向上伸展。重病株,生长点软化,基部膨大且柔软,地下部的蒜头全部腐烂,湿度大时呈湿腐状,且具有强烈的臭味;土壤干旱时,地下部干枯,地上叶片也表现干枯死亡。发病轻的植株,能维持生长,但因蒜瓣着生的地下茎部感病,不分化蒜瓣,形成无瓣蒜头,蒜头晒干后成为蒜皮,没有经济价值。为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病害。

    病原物为细菌,欧文氏菌的一个变种Erwinia carotovora Pv.,尚待研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大蒜基腐病主要以种蒜带菌越夏和病残体为初侵染来源,9月下旬~l0月上旬、中旬随大蒜栽种,新蒜萌发出苗时,病菌侵入新植株的幼茎和嫩根,继而在植株体内越冬;2月下旬~3月份春季大蒜返青后表现明显症状,田间发病初期病株呈随机分布,点片发生。侵染过程中病菌随田间流水扩散、侵染,以初发病株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中心病区发病株率高达90%以上,病株呈核心分布,且沿流水方向形成椭圆形发病中心,大蒜播种后到4叶期,土壤湿度大,透气性差, 大蒜根部生长不良易感病,一般年份3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个别田块年前ll月初即见病,发病植株如不及时防除,年后返青后即整株死亡。病菌在轻病株或未表现症状的蒜头上随收获贮藏或田间病残体越夏,成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源。大蒜基腐病菌随带菌种蒜远距离传播,田问主要靠流水传播。

    防治方法  (1)对蒜种、蒜苗实行严格检疫,是控制和杜绝基腐病侵染为害、传播蔓延、保障大蒜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搞好蒜头采收和贮运,尽量避免机械损伤,以减少伤口,不宜在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采收,可避免病菌重复侵染.(2)严格种子消毒:选用无病蒜种,对蒜种去除须根过夏保存;大蒜播种前使用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浸种24小时,晾干后播种,或用大蒜脱毒王80毫升对水l00千克,浸200千克蒜种6小时左右,捞出晾23小时后播 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甲农混合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1)进行拌种。 (3)实行轮作,精细整地:发病重的 地区或田块,应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减少初侵染来源,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防病效果更为明显。精细整地,改平种为高畦深沟,确保田间排水及时畅通。 (4)培育壮苗:大蒜易退化,种植23年后宜选择地理和栽培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区进行换种,选蒜种时要剔除伤瓣、烂瓣、发软瓣、无芽瓣、病瓣等蒜种,选大的 蒜头、瓣,去掉蒜踵,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 (5)合理密植,适期晚播:根据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苍山大蒜蒜瓣较大,一般每亩种植密度为85009500株.蒲克蒜瓣较小,一般每亩种植密度为l000012000株,构成合理的群体结构。 (6)加强田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硼肥和锌肥,播种前,结合中层施肥,每667M2施用硼砂l千克,硫酸锌l千克;播种时每公顷用4560千克大蒜重荐剂拌细士450千克左右,进行土壤杀菌处理;在大蒜旺盛生长期, 结合病虫害防治,用硼砂l000倍液、硫酸钾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7)加强调查,适时用药:发病初期轻病田使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进行灌根保护,也可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8001 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DT)胶悬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重病田拔除病株,用生石灰500克/米2处理土壤作补救措施,再用上述药剂之一喷雾,减轻当年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