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

    别名  玉米叶夜蛾  白菜褐夜蛾  贪夜蛾

    学名  Laphygma exigua Hübner 异名: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  鳞翅目  夜蛾科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810mm,翅展1925mm。灰褐色,头、胸有黑点。前翅灰褐色,基线仅前段可见双黑纹;内横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外斜;剑纹为一黑条;环纹粉黄色,黑边;肾纹粉黄色,中央褐色,黑边;中横线黑色,波浪形;外横线双线黑色,锯齿形,前、后端的线间白色;亚缘线白色,锯齿形,两侧有黑点,外侧在M1处有一个较大的黑点;缘线为一列黑点,各点内侧均衬白色。后翅白色,翅脉及缘线黑褐色。卵圆球状,白色,成块产于叶面或叶背,8100粒不等,排为13层,外面覆有雌蛾脱落的白色绒毛,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卵粒。幼虫共五龄(少数六龄)。老熟幼虫体长约22mm。体色变化很大,由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有或无,颜色亦各异。较明显的特征为:腹部气门下线有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此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去。各节气门后上方具一明显的白点。蛹体长约10mm,黄褐色。中胸气门显著外突。臀棘上有刚毛2根,其腹面基部亦有2根极短的刚毛。

    生活习性山东、江苏及陕西关中地区,一年发生45代,北京年发生5代,湖北56代,江西67代,江苏、南京、河南新乡、山东,以蛹在土室内越冬,江西南昌、湖南凤凰以蛹越冬为主,并有少数未老熟幼虫在杂草或土缝中越冬,冬暖时稍微取食。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全年可生长繁殖,在广州无明显越冬现象,终年繁殖为害。成虫白天潜伏在草丛、土缝处隐蔽,夜间活动,最适宜的温度2023、相对湿度5075%。有趋光性。成虫产卵期35天,每雌可产100600粒。卵期26天。幼虫3龄前群集为害,但食量小;4龄后,食量大增,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虫口过大时,幼虫可互相残杀。幼虫发育历期1139天。老熟幼虫入土,吐丝筑室化蛹,蛹发育历期711天。越冬蛹发育起点温度为10,有效发育积温为220日度。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不同年份发生量差异很大。一年之中,在华北地区则以78月为害较重。河南棉区在棉田发生2代,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第一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进入第二代,8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为害生长点和幼蕾,继而为害嫩头、叶片、蕾、花、铃,造成无头苗或叶片呈网状,大发生时嫩头全部被害,剩下叶柄和枝秆,形成光秆苗。1头幼虫一生为害蕾、花、铃20个左右。幼虫取食棉花叶片、苞叶造成孔洞和缺刻,严重的食叶面积达20%以上。3龄以上的幼虫也可蛀蕾铃,造成烂铃或落铃。

    寄主  棉花、甜菜、玉米、麻、烟、葱、绿豆、大豆、甘薯、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莴苣、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豇豆、架豆、茴香、胡萝卜、芹菜、菠菜、韭菜等多种蔬菜及其他植物170余种。

    分布北起黑龙江、南抵广东、广西,东起沿海各省,西达陕西、四川、云南。

    防治方法  (1)秋耕或冬耕,可消灭部分越冬蛹。(2)各代成虫盛发期用杨柳枝把诱蛾,消灭成虫,减少棉田落卵量。(3)春季34月清除杂草,消灭杂草上的初龄幼虫。(4)人工采卵和捕捉幼虫。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5)提倡喷洒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杀螟杆菌或青虫菌菌粉,对水500~’700倍液。 (6)掌握在卵孵化盛期于3龄前喷洒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30004000倍液,或20%灭幼脲1号胶悬剂5001000倍液,或44%速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此外还可选用20%扑虫净、40%辛氰乳油、20%灭多威乳油等。注意把药喷到叶尖和幼蕾上及叶片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