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飞虱

    别名  白背稻虱

    学名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同翅目  飞虱科

    形态特征  成虫:长翅型连翅体长3.84.6毫米;短翅型体长2.53.5毫米。头顶长方形,显著突出于复眼前方;额侧脊直,以端部1/3处为最宽。雄虫大部分黑褐色,雌虫大部分淡黄褐色。头顶除端部两侧脊间、前胸背板和中胸背板中域外,均为黄白色,前胸背板复眼后方各有1暗褐斑,中胸背板侧区黑褐色,雌虫略浅。头顶端半两侧脊间和颜面,雄虫为黑褐色,雌虫为黄褐色,仅腹背有黑褐斑;前翅淡黄褐色,透明,有时翅端具烟褐晕,翅斑黑褐色。卵:长0.8毫米,宽0.2毫米。新月形。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色,并出现红色眼点;卵帽高大于底宽,向端部渐细,在产卵痕中不外露或稍露出尖端。若虫:共5龄。五龄若虫体长近3mm,近橄榄形。头尾较尖,有深浅两种色型。灰黑色和淡灰青色,第三、四节各镶嵌一对乳白色“△”形清晰斑纹,翅芽明显,前翅芽的尖端往往超过后翅芽的尖端。落水后后足向两侧平伸成“一”字型。

    生活习性  江苏省常年在620日左右始见迁入,苏南和沿江在625日至6月底见迁入前峰。7月份能出现13个迁入峰,一般的比褐稻虱早一个峰次。通常初次迁入成虫繁殖的子代即为主害代,在迁入成虫数量特大的年份或地区,迁入成虫即能造成明显危害,出现“落地成灾”的现象。在一季中晚稻田只有早期迁入的羽化为短翅型成虫。短翅型成虫比例很少,常年多数向外迁出,种群数量陡降。个别年份第五(2)代居留较多,能转化为第六(3)代继续为害。成虫有趋光性和迁飞性。有长短两种翅型,各代长翅型比例都在80%以上,在虫口密度低、雨水多、水稻营养条件较好时,有一定数量的短翅型雌虫出现。短翅型雄虫较少见。雌虫产卵前期在20-30℃为46天,短翅雌虫产卵前期稍短,产卵历期10-15天,以前5天产卵最多。成虫产卵有明显的选择性,喜在生长茂密嫩绿的水稻上产卵,分蘖株上落卵量高于主茎。孕穗与分蘖期产卵最多,黄熟期和三叶期产卵最少。卵成条产于叶鞘中肋或叶片基部中脉组织内,也在稗草的叶鞘内产卵,每块卵有数粒至十多粒,并行排列。每雌产卵量因温度而异,25℃为133粒,28℃为326粒,30℃为116粒,超过33℃则不怀卵。卵多产于叶的背面。面若虫子在稻株基部栖息取食,部位比褐稻虱高,水乳熟后,常迁移到剑叶主脉上和穗部取食。白背飞虱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8090%;成虫产卵以28℃为最适;若虫在25℃以上,30℃以下成活率最高;温度超过30℃或低于20℃,对成虫产卵和若虫生存均有不利影响。成虫迁入期雨日多,降雨量较大,有利于降虫、产卵和若虫孵化,大龄若虫期天气干旱可加重对稻株的为害,因此,在苏南稻区,凡夏初多雨,盛夏突然干旱,发生为害就较重。白背飞虱对不同品种的为害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取食抗虫品种的表现为若虫成活率低,历期延长,成虫寿命缩短,产卵量下降,不产卵的个体增多,因此,种植感虫品种对虫口增长有利。我省目前种植的大多是感虫品种。多施或偏施氮肥,可增加稻株内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为飞虱生长发育提供了丰富的氮素营养,同时促进稻株徒长、叶色浓绿和茎杆幼嫩,导致白背飞虱侵入的虫量也多。密植和长期浸水的田块,增加了田间荫蔽度,提高了小生境的湿度,也有利于飞虱虫口的增殖。因此,多施氮肥又长期浸水的稻田,白背飞虱为害最重。

    为害特征  以成虫、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汁液,消耗稻株养份,由于白背飞虱的主害期在水稻抽穗之前,所以受害后表现为植株矮小、穗短、穗小、结实率降低。严重受害时植株橙黄色渐变酱褐色,直立不塌杆。但少数白背飞虱发生多的年份,受害严重的籼型水稻也会出现枯死倒伏的“冒穿”现象。后期虫量大时会在穗部取食,造成颖壳变色,籽粒半瘪,排泄的蜜露诱致煤烟病发生,穗部发黑。但迄今尚未发现传播病毒病害。

    寄主  水稻、野生稻、茭白、稗草、看麦娘、早熟禾等

    分布  全国水稻、茭白种植区

    防治方法  (1)搞好群体质量栽培,适量合理施肥,浅水灌溉,控制群体密度,改善小生境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水稻稳健生长。(2)在低龄若虫高峰期,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5%锐劲特悬浮剂3040ml,或40%毒死蜱乳油80100 ml,对水5060kg喷雾;或亩用噻嗪酮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20%异丙威乳油150200ml,或25%速灭威乳油150200ml,或50%混灭威乳油100150ml,或25%仲丁威乳油100200ml,或50%仲丁威乳油50100ml25%,对水6070kg喷雾,或对水500800kg泼浇。用药时田间必须保持1寸以上水层35天;必须用足水量和药量,保证稻丛基部喷到药液,以保证防效果;施药后35小时遇雨,必须及时补治。噻嗪酮对高龄若虫防效较差,用药时间宜适当提前到卵孵高峰至一龄若虫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