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夜蛾

    别名  苜蓿实夜蛾

    学名  Heliothis dipsaceaLinnaeus 鳞翅目  夜蛾科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5毫米,翅展约35毫米。前翅灰褐色带青色。缘毛灰白色,沿外缘有7个新月形黑点,近外缘有浓淡不均的棕褐色横带;翅中央有1块深色斑,有的可分出较暗的肾状纹,上有不规则小点。后翅色淡,有黄白色缘毛,外缘有黑色宽带,带中央有白斑,前部中央有弯曲黑斑。卵:半球形,直径约0.6毫米,卵面有棱状纹,初产白色,后变黄绿色。幼虫:老熟时体长约40毫米,头部绿色、黄色或粉红色,有褐色点,每5-7个一组,中央的斑点形成倒“八“字形。体色变化大,有淡绿色、灰绿色、棕绿色等,背线暗色,亚背线白色有暗边,气门线黄绿色。气门中央黄色,边缘色深,第8腹节气门比第7节的约大一倍。蛹:长约20毫米,褐色,末端有2根刺状刚毛。

    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羽化后需吸食花蜜作补充营养,并有趋光性。成虫白天在植株间飞翔,取食花蜜,产卵于棉叶背面。卵期约7天。幼龄幼虫有吐丝卷叶习性,在叶内取食,受惊后迅速后退。长大后则不再卷叶,蚕食大量叶片。老熟幼虫受惊后则卷成环形,落地假死。第1代幼虫7月份入土做土茧化蛹,成虫于8月羽化产卵,第2代幼虫除食叶外,并大量蛀食豆荚、棉铃等果实,为害严重,9月份幼虫老熟入土做土茧化蛹越冬。

    为害特征  初龄幼虫将叶片卷起,潜伏其中食害。长大后沿主脉暴食叶肉,形成缺刻和孔洞,并能食害豆荚。

    寄主  食性杂,为害豌豆、大豆、向日葵、麻类、甜菜、棉、烟草、马铃薯及绿肥作物苜蓿等。

    分布于江苏、湖北、云南、黑龙江、四川、西藏、新疆、内蒙古等。

    防治方法  (1)发现豆株嫩头被害时,抓紧在3龄以前喷药,药剂参照防治黑点银纹夜蛾。(2)虫少时,可用纱网、布袋等顺豆株顶部扫集,或利用幼虫假死性,用手振动豆株,使虫落地,就地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