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丽金龟

  别名 铜绿金龟子

  拉丁名 nomala corpulenta otschulsky 鞘翅目 丽金龟科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2mm,体宽8.3-12mm,头前胸背板,小鞘片和鞘翅铜绿色、发光。鞘翅密布点刻,每侧具4条纵隆线,雌虫腹部腹板呈灰白色,雄虫腹部腹板呈黄褐色。卵:初产卵乳白色,长椭圆形,平均长1.8mm,宽1.5mm。幼虫:分3龄,头淡黄色,体淡蓝绿色,化蛹前淡黄色,1-3龄幼虫头宽分别为1.7-1.8mm2.9-3mm4.5-5.1mm3龄体长30-33mm,头部前顶刚毛每侧6-8根,肛门孔横裂状或横弧形。蛹:初化蛹乳白色,复眼同体色,3-5天后蛹体淡黄色,复眼淡褐色,羽化前头、胸呈红棕色,盾片绿色。

  生活习性 江苏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来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升活动为害,4月下旬开始进入预蛹期,56月间化蛹,盛期为5月下旬,成虫5月下旬始见,6月中旬盛发,8月上旬终见,卵期自6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卵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盛孵期为7月上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大部分幼虫达3龄,10月下旬后开始向土壤深层迁移越冬,越冬分布深度9-35厘米,平均23厘米。成虫羽化后3天出土,发生期较整齐,高峰期明显集中。黄昏出土后多群集在杨、柳、梨等树上先交配后取食,后半夜虫量渐减,黎明潜回土中。成虫具有假死性。飞翔能力和趋光性强,上灯雌虫多于雄虫。卵分批散产在果树、林木树根周围或作物根际土壤内,以夜晚产下为主,深度3-10厘米。雌虫产卵前期平均10.8天,每头平均产卵40粒,成虫适宜活动的气温为25℃,低温和雨天很少活动,以闷热的夜晚发生量多,活动最盛。幼虫在78月以12龄为主,食量较少,为害较轻,9月多为3龄,食量大,为害重,越冬后次年春季幼虫继续为害,形成春秋两季为害高峰,幼虫老熟后,在土下20-30厘米深处作土室化蛹。成虫产卵和幼虫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幼虫孵化的适宜温度为25℃,土壤含水量为8-15%;适宜幼虫活动为害的10厘米土温为23.3℃,土壤含水量为15-20%。在淮北,以果林和水稻混种地区,发生的数量较多。

  为害特征 成虫对食料有选择性,在榆、杨柳、枫杨、刺槐、梧桐、泡桐、楝、山楂、苹果、梨等林木并存时,成虫一般喜食榆树叶、杨树叶和山楂树叶,常群集一起取食,等一棵的叶子将被吃光后,再转移为害另一棵树。幼虫食性杂,主要为害作物的地下部分根、茎和花生的果实,喜食脂肪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危害严重时树木叶片常被吃光,花生受害时啃食果实,造成空壳,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寄主 成虫食性杂,主要为害榆、杨、苹果、梨、山楂等林果和大豆等作物的叶片;幼虫危害花生、大豆、甘薯、玉米、小麦等作物地地下部分。

  分布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广西、贵州、广东等地。      

  防治方法 (1)实行水、旱轮作,可以根治2年发生1代的大黑鳃金龟,并且对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的控制效果也可达70%左右。(2)人工灭虫,结合花生、红薯的复收进行人工灭虫,可使田间蛴螬减少50%左右;结合翻地,犁后拾虫,可使蛴螬减少30%左右;对成虫可利用其假死性,在出土高峰期于晚上9时后在比较集中的作物和树上晃动树木,使金龟子落地,人工捕杀。(3)另外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料,可改良土壤的结构,改善通透性状,提供微生物活动的良好条件,能促进作物根系健壮发育,从而增强作物的抗虫性。(4)在成虫盛发期,每30000平方米面积大田,用40瓦黑光灯l盏,距地面30厘米,灯下设盆,盆内放水及少量煤油,晚间开灯,可诱成虫入水淹死。(5)天敌资源丰富,70年代已发现有13种蛴螬感染的乳状菌,1977年从感染乳状菌的大黑蛴螬中分离筛选出鲁乳1号新菌株,花生播种时,每亩用自制的菌粉25000亿活芽孢杆菌,蛴螬的平均致病率为37.96%,防效高达70%。此外,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线虫等对蛴螬都有较好的防效。(6)在成虫盛发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的800 1000倍液喷雾,或用90%晶体敌百虫按每亩面积用药 100150克,加少量水,拌细土1520千克,制成毒土,撒在地面,再结合耙地,使毒土与土壤混合,以此杀死成虫。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可以消灭幼虫。用药、水、种子的比例为150600。先将药对水,再将药液喷在种子上,并搅拌均匀,然后用塑料薄膜包好,闷种34小时,中间翻动1 2次,待种子把药液吸干后,即可播种。低龄幼虫期用毒土防治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ml拌土20kg,雨前撒施可消灭幼虫。在蛴螬已发生危害且虫量较大时,可利用药液灌根。一般用90%晶体敌百虫的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的1000倍液,可杀死根际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