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夜蛾

    学名  Macdunnoughia crassisigna (Warren)  属鳞翅目  夜蛾科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6mm,翅展32mm,头胸部灰黄褐色,腹部黄褐色。前翅灰褐色,马蹄形银斑与银点连成一凹槽,锭形银斑较肥,肾形纹外侧具1条银色纵线,亚端线细锯齿形,后翅褐色。幼虫:末龄幼虫体长3034miTl,头较小,黄绿色,两侧具灰褐色斑;背线、亚背线、气门线、腹线黄白色,气门线尤为明显。各节间黄白色,毛片白色,气门筛乳白色,围气门片灰色,腹部第8节背面隆起,第910节缩小,胸足黄褐色。

    生活习性  在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年生二代,以蛹越冬,幼虫于69月出现,在吉林6月下旬幼虫为害菊科植物和大豆,7月中旬老熟幼虫在叶间吐丝缀叶,结成浅黄色薄茧化蛹,8月上旬羽化为成虫。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

    寄主  大豆、胡萝卜、牛蒡、菊花等菊科植物。

    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藏。分布在西藏的是银锭夜蛾西藏亚种。

    防治方法  (1)在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等诱捕成虫。(2)用每g100亿以上孢子的青虫菌粉剂1500倍液。(3)大发生时于幼虫低龄期,喷洒90%万灵水剂4500倍液,或75%拉维因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3000倍液,或5.7%百树菊脂乳油3000倍液。,隔201次,防治1次或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