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小夜蛾

    别名  坑翅夜蛾

学名  IlaUia octo (Guenéé) 异名:Ilattia cephusalis WalkerPerigea octo Guenéé、Amyna axis Guenéé  鳞翅目  夜蛾科。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1mm,翅展2326mm,灰褐色微红。前翅暗红褐色.前缘具56个小黄点,亚外缘线、外横线、内横线、基线均呈暗色带白色点,后两横线为不明显的双线,雄蛾前翅中室基部有一小凹坑,肾纹8字形,前圈褐色白边,后圈黄白色实心。后翅暗红褐色,近翅基部色较淡。卵直径约0.5mm,乳白色,扁球形。末龄幼虫体长2631mm,体细长,后端稍尖,绿色,体背紫红色。腹足前2对退化,仅有后2对,行动象尺蠖。头部黄绿色,布满小黑点,背线为黄白点线,亚背线白色,气门线和节间黄色。老熟时,头部深紫色网纹明显,体背面和体线变紫红色,腹面绿色。蛹长1012mm,宽34mm,黄褐色。腹部57节背面与腹面前缘有刻点数排,腹末端钝圆,有细小刺一对,尖端微弯。土茧椭圆形。

    生活习性  山东年生3代,局部4代,江西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山东济宁第一代幼虫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春大豆和早播夏大豆。第二代幼虫8月上旬出现.为害夏大豆。第三代幼虫为9月上、中旬,为害夏大豆。成虫日伏夜出。卵散产在豆株上、中部叶片背面,每叶可达10粒以上,每头雌蛾可产卵400粒以上。幼虫活泼,一触即落。初孵幼虫喜在叶片背面爬行,能吐丝下垂,随风转移.4龄后食量增大,5龄进入暴食阶段,食叶量占70%以上.幼虫主要在夜间或阴天活动,白天多潜伏在豆株中、下部叶片上,各代幼虫为害期一般20多天,老熟后在豆株附近土中12cm处作茧化蛹,蛹期711天。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初龄幼虫仅食叶肉,下表皮残留呈网状,长大后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把叶片吃光,造成落花、落荚。

    寄主  大豆、甘薯、花生、苹果等。

    分布  在华北、华东、江西、湖北、湖南、广西、云南等省。

    防治方法  (1)3龄前开始喷洒2%巴丹粉剂或甲基1605粉剂,每亩23kg(2)幼虫进入3龄后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原液,用超低量喷雾器进行喷雾,每亩150200毫升。(3)也可用普通喷雾器,喷洒上述2种乳油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