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虫

  别名  大豆蛀荚虫、小红虫

  学名  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umura  鳞翅目  小卷蛾科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mm,翅展1214mm,黄褐至暗褐色。前翅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外缘内侧中央银灰色,3个纵列紫斑点。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雌蛾前翅色较深,翅缰3根,腹部末端较尖。卵:扁椭圆形,长约0.5mm,橘黄色。幼虫:体长810mm,初孵时乳黄色,老熟时变为橙红色。蛹:长约6mm,红褐色。腹末有810根锯齿状尾刺。

  生活习性  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晒场及附近土内做茧越冬。成虫出土后由越冬场所逐渐飞往豆田,成虫飞翔力不强。上午多潜伏在豆叶背面或荚秆上,受惊时才作短促飞翔。早期出现的成虫以雄虫为多,后期则多为雌虫,盛期性比大致为11。成虫有趋光性,黑光灯下可大量诱到成虫。成虫产卵时间多在黄昏。成虫产卵对豆荚部位、大小、品种特性等有明显的选择性。绝大多数的卵产在豆荚上,少数卵产于叶柄、侧枝及主茎上。以35厘米的豆荚上产卵最多,2厘米以下的很少产卵;幼嫩绿荚上产卵较多,老黄荚上较少。一般豆荚上产卵13粒不等。初孵幼虫行动敏捷,在豆荚上爬行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个别可达24小时以上。入荚的幼虫可咬食约两个豆粒,并在荚内为害直达末龄,正值大豆成熟时,幼虫逐渐脱荚入土作茧越冬。食性较单一,主要为害大豆,也取食野生大豆和苦参。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每年发生1,在中国北部发生偏早,南部偏晚,以幼虫在地下结茧越冬。翌年7月中、下旬向土表移动化蛹,7月下旬至8月初化为蛹盛期,蛹期对环境抵抗力弱。8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豆田成虫出现期为 7月末到9月初。成虫于下午3时后在豆田活动,有成团飞翔现象。雌蛾喜产卵在有毛豆荚上,散产。幼虫孵化后多从豆荚边缘合缝处蛀入。 8月下旬为入荚盛期。 9月中、下旬脱荚入土越冬。冬季低温越冬死亡率增大。成虫及其产卵适温为2025℃,相对湿度为90%。在适温条件下,如化蛹期雨量较多,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化蛹和成虫出土。土壤含水量低于5%时成虫不能羽化。大豆食心虫喜中温高湿,高温干燥和低温多雨,均不利于成虫产卵。冬季低温会造成大量死亡。土壤的相对湿度为10%30%时,有利于化蛹和羽化,低于10%时有不良影响,低于5%则不能羽化。大豆食心虫喜欢在多毛的品种上产卵,结荚时间长的品种受害重,大豆荚皮的木质化隔离层厚的品种对大豆食心虫幼虫钻蛀不利。

  为害特征  以幼虫蛀食豆荚,幼虫蛀入前均作一白丝网罩住幼虫,一般从豆荚合缝处蛀入,被害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

  寄主  大豆、野生大豆和苦参。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以东北3省、河北、山东受害较重。

  防治方法  (1)选种抗虫品种。品种与大豆食心虫为害关系密切,要选种光荚大豆品种,木质化程度高的品种等。(2)合理轮作,尽量避免连作。(3)豆田翻耕,尤其是秋季翻耕,增加越冬死亡率,减少越冬虫源基数。(4)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寄生率较高。可以在卵高峰期释放赤眼蜂,每公顷(15亩)释放3045万头,可降低虫食率43%左右。(5)撒施菌制剂。将白僵菌洒入田间或垄台上,增加对幼虫的寄生率,减少幼虫化蛹率。(6)敌敌畏熏蒸,在成虫盛发期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ml,用高梁秆或玉米秆切成20cm长,吸足药液制成药棒,亩播4050棒熏蒸成虫,注意敌敌畏对高梁有药害。(7)20%倍硫磷粉剂,可用2%杀螟松粉剂,或用1.5%甲基1605粉剂,或用3%混灭威粉剂喷粉,亩用1.52kg(8)成虫产卵盛期,用10%多来悬浮剂,亩用65130m,或10%氯氰菊酯乳油,亩用3545ml,或5.7%百树得乳油,亩用2644ml,或敌杀死乳油,有效成份0.51g,上述药剂兑水5060kg喷雾。或用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25%天达灭幼脲1500倍液喷雾,不仅能毒杀成虫而且能杀死一部分卵合同初孵幼虫;幼虫入荚盛世期之前,再喷一次,还能杀死大部分入荚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