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斑芫菁

    别名  眼斑大芫菁、黄黑花大芫菁

    学名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鞘翅目  芫菁科

    形态特征  体长2532mm,宽811mm。头、体躯和足黑色,被黑毛.鞘翅黑、黄相间,黑色和黄色部分均被黑毛,而无淡色毛。头密布小刻点,额中央有一条光滑纵纹,此纹的中部常扩展成1小光斑。触角短,棒状,11节,末节的基部狭于第10节的端部。前胸长大于宽,两侧平行,前端柬狭,背板密布细刻点,纵缝不明显。鞘翅上前面的黑色横带中央连接l基部的一对黄斑较大,形状较不规则。腹部末端后缘平直。医用中草药里的“斑螯”即眼斑芫菁和大斑芫菁。

    生活习性  安徽、四川年生1代,以幼虫越冬,幼虫期约187231天,化蛹后于7月末8月初进入羽化阶段,羽化后10天交配,多在14时至夜晚进行,一般交配14次,每次27小时,交配后510天产卵,每雌产卵40240粒,成虫喜白天活动,喜欢掘穴,并把卵产在微酸性湿润的土壤里,卵经2128天孵化.8月下~9月下进入孵化盛期,幼虫喜食蝗卵,经4次蜕皮发育成5龄,幼虫多在田边、地角、荒埂薄土里取食和越冬。910月中旬成虫陆续死去。该虫繁衍力较低,孵化率57%左右,仅有12%34%的幼虫才能发育为成虫,因此种群数量有下降的趋势。

    为害特点  与锯角豆芫菁Epicauta gorhami和眼斑芫菁Mylabris cichorii相似。

    寄主  豆类、瓜类、花生、芝麻、棉花、番茄、辣椒、甜菜、刺苋等。

    分布  浙江、湖北、广东、广西、云南。

    防治方法  (1)每平方米平均有虫0.51头以上时,可用网捕成虫,售给药材商店。(2)发生严重地区,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