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斑古毒蛾

    别名  赤纹毒蛾  杨白纹毒蛾  梨叶毒蛾  囊尾毒蛾  核桃古毒蛾

    学名  Orgyia gonostigma (Linnaeus)  鳞翅目  毒蛾科

    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型。雌体长1022mm,翅退化仅残留痕迹,体略呈椭圆形,灰至灰黄色,密被深灰色短毛和黄、白色茸毛。头很小,触角丝状,节上有短毛;复眼灰色。足灰色有白毛,爪腹面有齿。雄体长812mm,翅展2536mm,体灰褐色,下唇须橙黄色,触角短羽状,干锈褐色,栉齿褐色。前翅黄褐至红褐色,内区(内线至翅基部)前半部有白鳞、后半部赭褐色;基线细白色、波浪形;内线直黑色,前半部宽;前缘中部有白鳞;外线双条黑色,细锯齿形;亚端线微波浪形,前缘白色、余部黑褐色;端线细而黑、翅脉处间断;外线与亚端线间前缘有1赭黄色斑;后缘有1新月形白斑;横脉纹黑色白边、中央有1白色细线;缘毛暗褐色有赭黄色斑。后翅栗褐色,缘毛黄灰色。卵:近球形,直径0.80.9mm,卵孔处凹陷,花瓣状;外有1环纹;初产白色,后灰黄色,微有光泽。幼虫:体长3340mm,头部灰至黑色,上生细毛。体黑灰色,被黄色和黑色毛,亚背线上生有白色短毛;前胸两侧各有1束向前伸的由黑色羽状毛组成的长毛;第14腹节背面中央各有1簇黄灰至深褐色刷状短毛;第8腹节背面有l束向后斜伸的黑长毛。亚背线和气门线淡黄白色。气门黑色。蛹:长820mm,雌灰色,雄黑褐色。背面有黄毛,臀棘较长。茧:略呈纺锤形,丝质较薄。

    生活习性  东北年生1代,河北、山西、河南、甘肃年生2代。均以2-3龄幼虫于皮缝中、粗翘皮下及干基部附近的落叶等被覆物下越冬。一代区:越冬幼虫5月间出蛰取食为害,6月底老熟吐丝缀叶或于枝权及皮缝等处结茧化蛹。蛹期68天。7月上旬开始羽化,雄蛾白天活动,雌多于茧上栖息,雄飞来交配。卵多产于茧的表面,分层排列成不规则的块状,上覆雌蛾腹末的鳞毛。每雌产卵150240粒。卵期1420天。孵化后分散为害,蜕2次皮后陆续潜伏越冬。二代区:4月上、中旬寄主发芽时开始出蛰活动为害,5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15天左右,越冬代成虫67月发生,每雌产卵170450粒。卵期1013天。第一代幼虫6月下旬开始发生,第一代成虫8月中旬至9月中旬发生。第二代幼虫8月下旬开始发生,为害至23龄便潜入越冬场所越冬。一般从9月中旬前后开始陆续进入越冬状态。有寄生性天敌22种,主要有姬蜂、小茧蜂、细蜂、寄生蝇。

    为害特征  幼虫食芽、叶和果实。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2龄后开始分散活动为害,为害芽多从芽基部蛀食成孔洞,致芽枯死;嫩叶常被食光,仅留叶柄;成虫食叶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仅留粗脉;果实常被食成不规则的凹斑和孔洞,幼果被害常脱落。

    寄主  草莓、苹果、梨、桃、杏、李、梅、樱桃、山楂、柿、核桃、花楸、榛、桑、栎、杨、柳等。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北、河南、甘肃。

    防治方法  (1)冬期清除落叶、刮除粗皮、堵塞树洞等以消灭越冬幼虫。(2)各代幼虫孵化盛期,特别是第1代幼虫孵化期喷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或50%辛敌乳油15002000倍液,或5%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2500倍液以及其他多种菊酯类杀虫剂,均可收较好效果。

角斑古毒蛾.jpg

角斑古毒蛾幼虫.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