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西兰花)、紫甘蓝猝倒病

    症状  种子发芽后出土前染病多烂种,出土后染病于近土表处出现水渍状,变软,表皮易脱落,病部缢缩,迅速扩展绕茎一周,菜苗倒伏,造成成片死苗。

    病原物为鞭毛菌亚门真菌瓜果腐霉 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 Fitzp.。瓜果腐霉菌丝体生长繁茂,呈白色棉絮状;菌丝无色,无隔膜。菌丝与孢囊梗区别不明显。孢子囊丝状或分枝裂瓣状,或呈不规则膨大。泡囊球形,内含626个游动孢子。藏卵器球形,雄器袋状至宽棍状,同丝或异丝生,多为1个。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满器。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瓜果腐霉等腐霉菌引起猝倒病,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cm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上引致更严重的损失。病菌侵入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生长适宜地温1516℃,温度高于30℃受到抑制;适宜发病地温10℃,低温对寄主生长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动,尤其是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利于发病。当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这时真叶未抽出,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抗病力弱,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地温低,光合作用弱,幼苗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致幼茎细胞伸长,细胞壁变薄病菌乘机侵入。因此,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叶发生。福州地区36月播种的都会发病,尤以34月育苗或棚室地热线温床育苗易发病,该病发生情况与苗床小气候关系密切,其中主要是湿度、苗床低洼、播种过密不通风、浇水过量床土湿度大、苗床过热易发病。反季节栽培或夏季苗床遇有低温高湿天气或时晴时雨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对瓜果腐霉嗜高温菌引起猝倒病为主的地区,可用0.2%40%拌种双粉剂拌种或土壤处理。药剂处理土壤,在播种前1520天,每平方米苗床用40%的拌种灵粉剂加50%福美双粉剂11混合或用40%拌种双粉剂每平方米用药8克,对细干土40kg.充分混匀后备用;播种前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拌好的药土撒在床面上,然后再把催好芽的种子播好,最后把余下的2/3药土覆盖在种子上,覆土厚约1cm,使种子夹在药土中间,此法即可防治猝倒病,又可兼治立枯病。必要时可喷洒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对甘蓝链格孢引起的猝倒病,提倡用0.20.3%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干悬粉剂或6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超微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效优于土壤处理或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