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塌菜叶腐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病初叶上现水浸状病斑,湿腐,早露未干时,病部呈暗绿色,干燥时病部呈红褐色;潮湿时叶片腐烂

    病原物为半知菌真菌亚门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AG2-1AG-4菌丝融合群。有性态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初生菌丝无色,后为黄褐色,具隔,粗812徽米,分枝基部缢缩,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9.5地势低洼,种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防治方法  (1)避免在发生水稻纹桔病的地块种植,菜上不能用病稻草覆盖;适度浇水,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及时拔除中心病株烧毁。(2)发现中心病株喷洒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