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菌核病

    症状  各生长时期都有发生。病原多从茎基部开始侵染。病部初为黄褐色,后变为淡白色,最后腐烂,无臭味。病株上可见到白色菌丝和黑色鼠粪状菌核。苗期可以造成大片的倒伏,病株间长满白色菌丝,病株腐烂。

    病原物为子囊菌亚门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菌丝无色、纤细、具隔。菌核长圆至不规则形,成熟后为黑色,形状及大小与着生部位有关,菌核萌发产生150个子囊盘,一般45个。子囊盘初为杯状,直径28mm,大的可达14mm,淡黄褐色,盘下具柄,柄长受菌核埋在土层中深度影响,短的仅45mm,长的可达70mm。子囊排列在子囊盘表面,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无色,单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主要以菌核在种子或有机肥中越冬,并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春秋季病原萌发侵染种株。菌核无休眠期,抗逆力很强,温度18220C,有光照及足够水湿条件,菌核即萌发,产生菌丝体或子囊盘。菌核萌发时先产生小突起,约经5天伸出土面形成子囊盘,开盘经47天放射孢子,后凋萎。当气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发病严重。多雨季节易发病流行。病地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播种前筛去菌核,用10%食盐水漂种,除去浮在水面的菌核和杂质,反复23次。(2)实行轮作。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清沟排水,使土壤适度干燥。出现病株立即拔除。(3)发病初期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施药重点是茎基部、老叶及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