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黑腐病

    症状  幼苗子叶水浸状,根髓部变黑,枯萎死亡。叶片发病病斑多从叶缘向内扩展形成“V”字形黄褐色枯斑,病斑周围有淡黄色的晕坏。随病情的发展,病斑形成大块黄褐色斑。空气干燥时病部干脆易裂,空气潮湿时病部腐烂,最后引起植株萎蔫死亡。

    病原物为细菌甘蓝黑腐黄单孢菌甘蓝黑腐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PammeI) Dowson.。菌体杆状,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菌体单生或链生,革兰氏染色阴性。在牛肉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近圆形,初呈淡黄色,后变腊黄色,边缘完整,略凸起,薄或平滑,具光泽,老龄菌落边缘呈放线状。病菌在539℃范围内均可生长,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30℃,致死温度51℃经10分钟,耐酸碱度范围pH6.16.8pH6.4最适。这种病原可以侵染十字花科植物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主要在种子、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为害幼苗时从子叶边缘的气孔侵入,为害成株从叶片水孔或伤口侵入。病原借种子、带菌菜苗、肥料、农具和暴风雨传播。以夏秋季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高温、高湿利于发病。连作地,肥水管理不当,偏施氮肥,缺肥早衰,植株上伤口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2)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3)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采种。(4)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不宜播种过早,合理浇水,适期蹲苗;注意减少伤口;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5)种子消毒  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冲洗后晾干播种;或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可预防苗期黑腐病的发生。此外也可用农抗751杀菌剂100倍液15ml200g种子,吸附后阴干;或每kg种子用漂白粉1020g(有效成分)加少量水,将种子拌匀,后放入容器内封存16小时。(6)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氯霉素50100ppm,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但对铜剂敏感的品种须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