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细菌性角斑病

    症状  初于叶背现水渍状叶肉稍凹陷斑,后扩大并受叶脉限制呈膜状不规则角斑,病斑大小不等,叶面病斑呈灰褐色油渍状,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溢出污白色菌浓;干燥时,病部易干、质脆,呈开裂或穿孔状。该菌主要为害叶片薄壁组织,叶脉不易受害。白菜苗期至莲座期或包心初期,外部34层叶片染病后呈急性型发病,出现水渍薄膜状腐烂,病叶呈铁锈色或褐色干枯,后病部破裂、脱落形成穿孔,残留叶脉。该病是我国北方白菜上新发现的重要细菌病害,1988年以来在包头、呼和浩特流行,减产2030%,近年在北京、天津、承德、吉林等地调查发病也相当普遍。

    病原物为细菌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 van Hall.。菌体短杆状,具14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接种在KB平板培养基上27℃培养3天,菌落呈圆形、凸起、光滑、乳白色,直径23.5毫米,培养7天,菌落多呈圆形或稍扁平,中央凸起,边缘呈细毛状,可产生水溶性黄绿色荧光。能氧化葡萄糖但不能发酵,接触酶呈阴性。4℃能生长,超过41℃不能生长,生长最适温度2528℃。侵染白菜、菜花、甘蓝、油菜、番茄、甜椒、芹菜、萝卜、黄瓜、莴笋、菜豆、甜菜、芥菜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可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传播蔓延。病菌发育适温2527℃,4849℃经10分钟致死。苗期至莲座期阴雨或降雨天气多,雨后易见此病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1)轮作。(2)选用抗病品种,白帮较青帮类型抗病。建立无病留种田。(3)选用无病种子。加强田间管理。(4)发病初期喷洒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但对铜剂敏感的品种须慎用。此外可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隔710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