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伞

    症状  培养料面上长出菌柄细长、菌盖呈弹头状至卵状的伞菌,菌盖颜色因种类不同而异,表面大多有鳞片毛,菌柄中空。老熟时菌盖展开,菌褶逐渐变色,由白变黑,最后菌盖自溶成墨汁状,孢子在墨汁中。

    病原物为鬼伞类菌主要有:墨汁鬼伞Copronus atramentarius (Bullex Fr,) Fr,、光头鬼伞C.fuscesens (Schaeff.) Fr.、粪鬼伞C.sterquilinus Fr.、长根鬼伞C.macrorhizus (Pers. ex Fr.1 Rea.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鬼伞一般生长于粪堆、肥土及植物残体上,在受潮霉变的稻草、麦秆、棉籽壳、废棉等培养料原料中带有大量鬼伞类孢子,使用这种原料,未经堆制发酵或发酵不良,没有完全杀死鬼伞类孢子,栽培后就容易导致鬼伞大量发生,这是鬼伞的主要初侵染源。另外,旧草帘或未经消毒的草帘往往也隐匿着大量的鬼伞类孢子,使用后易发生鬼伞。鬼伞类生长速度很快,子实体自溶后,其孢子随墨汁传播,引起再侵染。鬼伞喜高温、高湿、偏酸性的生长环境,如果培养料发酵过度,pH值呈酸性时,极易诱发鬼伞大量发生。在营养上,鬼伞对氮素的要求高于草菇,培养料中添加麦皮、米糠及尿素过多,或添加未经腐熟的禽畜粪,在发酵时易产生大量的氮,既抑制了草菇菌丝的生长,又有利于鬼伞的发生,可加重鬼伞的危害。

    防治方法  (1)搞好栽培场地的环境卫生,新老菇房的室内外都要经过严格消毒处理。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使用前暴晒23天,杀灭残留在原料中的鬼伞类孢子和其它杂菌。控制培养料中的氮素比例。添加含氮量高的辅助材料比例不宣过大,一般麦皮以5%、腐熟的禽畜粪以5%10%为宣。原料要经堆制和高温发酵,使料温达60℃,保持3天,并及时翻堆。培养料可适当添加石灰粉,调节pH值达89。选用优质适龄生长旺盛的菌种进行接种,栽培种的菌龄以2030天为宣。播种时适当增加菌种用量,加强草菇的菌种优势,使其优先占领培养料,从而抑制杂菌的生长。(2)菇床上一旦发生鬼伞的子实体,应及时摘除,病区可用5%的石灰水消毒,防止孢子继续传播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