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生帚霉

    又称  白色石膏霉

    症状  常发生在蘑菇播种前后,先在培养料内出现白色菌丝,后扩展至覆土层内及床面上。在覆土层表面初生白色、具光泽斑块状的浓密菌落,后变为白色石膏状的粉状物,逐渐变为褐黄色,最后变成淡红色粉状颗粒。菌落下的培养料几乎被该菌所占据,食用菌菌丝不能生长。但病菌菌丝被消灭后,食用菌菌丝仍能恢复生长。

    病原物为粪生帚霉Scopulariopsis fimicola (Cost. et Matr.),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生长在土壤中,也可生长在植物残体上,以孢子随气流、培养料及覆土进入菇床。该菌喜潮湿偏碱的环境,凡培养料偏湿、偏碱或播种前后菇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极易发生。

    防治方法  (1)培养料要经过二次发酵,保持温度在5760℃之间26小时。培养料中适当添加石膏粉,可改善基物的空隙性和通气性,防止偏湿偏碱。(2)覆土用甲醛熏蒸处理。菇床局部发生时,可喷洒15%醋酸溶液或2%甲醛溶液,也可将过磷酸钙直接撤在发病的培养料上,以控制该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