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青枯病

    病状  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萎蔫,后扩展至整株。地上部叶色较强。后期叶片变褐枯焦。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别于枯萎病。

    病原物为细菌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菌体短杆状单细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极生鞭毛13根,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或不正形,稍隆起,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平滑具亮光。革兰氏染色阴性,病菌能利用多种糖产生酸,不能液化明胶,能使硝酸盐还原。侵染番茄、茄子、辣椒、姜、芝麻等33个科的100余种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多从寄主的根部或茎部的皮孔或伤口侵入,前期处于潜伏状态,甜椒座果后遇有适宜条件,该菌在寄主体内繁殖,向上扩展,破坏细胞组织,致茎叶变褐萎蔫。土温是发病重要条件。当土壤温度达到2025℃,气温3035℃,田间易出现发病高峰,尤其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更易促成该病流行。此外,连作重茬地,或缺钾肥,管理不细的低洼排水不良地块,或酸性土壤均利于发病。青枯病过去主要发生在南方,近年河南、河北、天津有日趋严重之势。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早杂2号辣椒、通椒1号甜椒。(2)改良土壤,实行轮作,避免连茬或重茬.尽可能与瓜类或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整地时亩施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肥料100150公斤,使土壤呈微碱性,抑制青枯菌的繁殖和发展。(3)改进栽培技术,提倡用营养钵育苗,做到少伤根,培育壮苗提高寄主抗病力。(3)进入发病阶段,预防性喷淋50%绿乳铜乳油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隔7101次,连续防治34次,或50%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隔10151次,连续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