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筋腐病

    又称  番茄条腐病  番茄带腐病  番茄花脸病

    症状  各地普遍发生,主要为害果实。常见有两种类型:一是褐变型。幼果期开始发生,主要为害12穗果,在果实肥大生长期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变,果面凹凸不平,个别果实呈茶褐色变硬或现出坏死斑,剖开病果可见果皮里的维管束呈茶褐色条状坏死、果心变硬或果肉变褐,失去商品价值。二是白变型。主要发生在绿熟果转红期,其病症是果实着色不匀,轻的果形变化不大,重的靠胎座部位的果面呈绿色凸起状,余转红部位稍凹陷,病部具蜡样光泽。剖开病果可见果肉呈“糠心”状,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轻的部分维管束变褐坏死,且变褐部位不变红,果肉硬化,品质差,食之淡而无味。发病重的果实、果肉维管束全部呈黑褐色,胎座组织发育不良,部分果实形成空洞,明面红绿不匀。番茄筋腐病一般不易从茎叶表现看出症状,但剖开距根部70cm处的茎部,可见茎的输导组织呈褐色病变已遭破坏,引致果实呈上述病状,别于病毒病。

    病因  系生理病害。受害程度取决于品种及当地日照时数和光照强弱及土壤中氮、磷、钾比例。此外,土壤理化性质、施用人粪尿腐熟程度也影响该病的发生和为害。生产上,遇有光照弱、生产时间长、土壤中氮、钾比例失调,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及施用未充分腐熟的人粪尿的棚室发病重。这是因为光照不足、低温湿度高时二氧化碳不够、夜温偏高、空气滞留,易导致番茄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生产上偏施氮肥致钾肥不足,尤其是氨态氯过多时又会引起碳水化合物与氮的比值下降,造成植株新陈代谢失常,导致维管束木质化而诱发筋腐病,尤其是果实发育期间的环境气候条件对发病有较大影响。例如12月至翌年2月期间的果穗,长期处在低温寡照条件下,光合作用进行的较弱,再加上受地温低的影响,番茄对养分吸收能力也差,致光合产物积累受到影响,筋腐病易发生。此外,浇水过量或土壤含水量高,土壤通透性不好,妨碍根系吸收,致植株体内养分失调,妨碍铁的吸收和转移,则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性品种。目前生产上果皮薄的中形果、植株叶片不太大的品种如西粉3号、中杂7号、早丰、白鹿等品种较抗病,可做为发病重地区的主栽品种。强力米寿、苏粉1号、苏粉2号易感病。因此,番茄育种应注意选择即符合市场需要的鲜食品种,又要注意选育抗筋腐病的品种。(2)科学确定播种、定植期。注意轮作换茬,缓和土壤养分的失衡。(3)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按番茄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比率,以及各种肥料在土壤中的吸收倍率进行配方施肥,保证各种元素比例协调,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状况。生产上根据建棚和生产时间的长短因棚制宜掌握氮、磷、钾施用量,做到氮磷钾比例适当,如年限长的棚室,要增钾控氮以保证其比例适宜,要特别注意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保水、排水能力及通透性。追肥要按番茄配方施肥确定指标,以保证番茄生长发育中对三要素的需求。不宜过多施用氨态氮肥。坐果后开始喷施复合徽肥,隔15天左右1次,连施23次。科学浇水,一次浇水不宜过多,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雨后及时排水。(4)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采用增光新技术,番茄喜光,开花结果期温度低于10℃、高于30℃光合作用受抑,生产上要保持2530℃,使光补偿点达到3万勒克斯,光饱和点达到7万勒克斯。增强光合产物的积累。注意选用透光好的塑料膜,进光角度要合理,适当稀植,增加行间透光事,调节好棚温和土壤氧气及水分供应,增施二氧化碳气体肥料,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促进光合产物的运送和积累。必要时可在气温低、日照短的12月至2月适时喷洒磷酸二氢钾或复硝钠。(5)提倡喷洒惠满丰多元素复合液肥,每亩用量为450毫升,稀释400倍液或促丰宝I600800倍液喷叶,隔71次,共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