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菜菌核病

 症状  此病在各生育期都可发生。初期基部叶片、叶柄或匍匐茎呈暗绿至黄褐色水渍状腐烂,随即在病部长出浓密的絮状白色菌丝团,最后由菌丝集结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植株染病后病情发展迅速,很快即造成病株死亡,或形成大片死株、烂秧。

 病原物为子囊菌亚门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该病菌核呈扁圆形,较小。菌核长圆形至不规则形,似鼠粪状,初白色后变灰色,内部灰白色。菌核萌发后长出1至多个具长柄的肉质黄褐色盘状子囊盘,盘上着生一层子囊和侧丝,子囊无色棍棒状,内含单胞无色子囊孢子8个,侧丝无色,丝状,夹生在子囊之间。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在种子上、有机肥中越冬,并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春秋季病原菌萌发侵染种株。当气温在20c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发病严重。多雨季节易发病流行。病地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在播前筛去菌核,用10%食盐水漂种,除去浮在水面的苗核和杂质,反复23次,再行播种。 (2) 实行轮作;选用无病种子;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清沟排水,使土壤适度干燥。出现病株立即拔除。 (3) 发病初期喷药保护,重点是茎基部、老叶及地面。药剂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1500600倍液。

豆瓣菜菌核病.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