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菜灰霉病

    症状  此病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生。多从基部枯黄叶片或受伤的部位开始侵染。使病部呈水渍状黄褐色坏死腐烂,发展迅速,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为豆瓣菜的一般性病害,仅在保护地零星发生,病情很轻,对生产几无影响,严重时发病率达3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豆瓣菜产量和质量。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分生孢子聚生、无色、单胞,两端差异大,状如水滴或西瓜子。孢子梗浅棕色,多隔。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随气流、露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蔓延。在低温、高湿季节,易发病。

防治方法  (1) 清沟沥水,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病残物。 (2)在发病初期,用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400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6002000倍液, 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豆瓣菜灰霉病.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