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菜黑斑病

    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多从中下部老叶开始侵染,开花期有时也侵染花序。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褐色坏死小点,周围逐渐褪色黄化,形成近圆形浅黄至黄绿色晕环,病健交界模糊,随病害发展,病斑中心组织进一步不规则变褐坏死腐烂。空气特别潮湿的情况下,病斑表面产生稀疏灰黑色霉层。正常情况下病斑上很少产生分生孢子,多随病害发展病部坏死干腐破裂,多个病斑相互汇合致叶片黄化坏死。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的真菌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 (Sclweinitz) Wilts.。病菌分生孢子梗榄褐色,呈葡萄状单生,偶有分枝,具03个分隔。分生孢子浅褐色,顶生,单生或数个链生,倒棍棒形,个别长卵形,具27个横隔膜,很少产生纵隔膜,无喙细胞或极短。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病残体上、土壤中、采种株上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多雨高湿、温度偏低,发病早而重。温度1124℃,相对湿度为72%85%时,白菜易发病。

    防治方法  (1) 用种子重量0.4%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种子重量0.2%0.3%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以播种前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25分钟,冷却晾干后播种。(2)选用抗病品种;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23年;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 (3)在发病初期开始茎叶喷雾,每亩每次用50%乙烯菌核利千悬浮剂(农利灵)75100g,一般加水100kg,相当于稀释10001300倍液,间隔710天喷1次药,共喷药34次。常用药剂还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乙·扑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双·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豆瓣菜黑斑病.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