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花叶病毒病
症状 芹菜、西芹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染病,出现黄色花叶或系统花叶,发病早的,所生嫩叶上出现斑驳或呈花叶状,病叶小,有的扭曲或叶片变窄;叶柄纤细,植株矮化;成株期发病的叶片变色黄化,畸变,植株矮化等,多见于所生叶呈浓、淡绿相间的花叶,植株正常。
病原物为病毒有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芹菜花叶病毒Celery mosaic virus (Ce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TuMV)。
(1)黄瓜花叶病毒。球状颗粒。病毒汁液稀释限点1000~10000倍,钝化温度60~70℃,10分钟,体外存活期3~4天。
(2)芹菜花叶病毒。粒体是线状,寄主范围较窄,钝化温度55~60℃10分钟,稀释限点250倍液,体外存活期6天。通过汁液传染,胡萝卜蚜和桃蚜均可引起非持久性传播。
(3)马铃薯Y病毒。粒体弯曲,长杆状。钝化温度52~62℃,稀释限点100~1000倍,体外存活期2~3天。
(4)芜菁花叶病毒病毒。粒体线条状。钝化温度56~60℃,体外存活期1~4天,稀释限点2000~3000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PVY主要靠蚜虫传播,TuMV主要靠汁液传染,也可由桃蚜及甘蓝蚜作非持久性传毒。
防治方法(1) 选用津南实芹1号等抗病毒病品种。(2)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菠菜对病毒病抵抗力。(3)及时防治蚜虫,以减少传毒。(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