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黑皮西葫芦(WMV-2)花叶病

    症状  病叶发皱,叶缘呈锯齿状,叶面上生深绿色泡状突起,染病株生长缓慢,坐蕾、开花、结果明显减少,致提前拉秧。该病是西葫芦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

    病物为病毒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 2(简称WMV-2)。病毒粒体线条状,分散在细胞质内,内含体风轮状,在细胞核内有晶状内含体,钝化温度6065℃,经10分钟,稀释限点100100000倍,体外保毒期1632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由病毒汁液摩擦接种传播,也可由桃蚜、棉蚜等进行非持久性传毒。与瓜类作物邻作,田间管理粗放,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但也有非蚜传株系。此外国内已发现哈密瓜种子带毒率达8.5%.说明哈密瓜和甜瓜感染西瓜花叶病毒2号后,种子是带毒的,生产上应注意毒源从哈密瓜、甜瓜传入西葫芦田,引起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1)选用山西黑皮西葫芦、阿尔及利亚等抗病毒病品种。(2)集中育苗,或在田间铺银灰膜避蚜。(3)田间及时治蚜,可选用25%抗蚜威乳油3000倍液。(4)西葫芦周围400米,最好不种哈密瓜、甜瓜等瓜类作物。(5)从无病瓜选留种,并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分钟或种子经干热处理,即70℃恒温处理72小时。(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0.5%抗毒剂1号水利3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