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梨瓜)霜霉病

    症状  佛手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棚室栽培易发病。初在叶面叶脉间出现黄色褪绿斑,后在叶片背面出现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黄色斑。病斑多时叶片向上卷曲,湿度大时病叶背面生有稀疏白霉,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病原物为鞭毛菌亚门真菌古巴假霜霉菌Pst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et Curt) Rostov.。孢囊梗从气孔中伸出12枝或34枝,主轴长占全长的2/39/10,基部略膨大,上部呈双叉状分枝36次;末枝直或略弯曲;孢子囊浅褐色,椭圆形至卵圆形,具乳突,长宽比值为1.21.7.产生游动孢子,萌发后侵入;卵孢子生在叶片组织中,球形,浅黄色。除侵染佛手瓜外,还可侵染冬瓜、西瓜、甜瓜、香瓜、洋香瓜、黄瓜、西葫芦、葫芦、金瓜、丝瓜和苦瓜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在寒冷地区,病菌可在温室或大棚活体植株上存活,从温室或大棚向露地植株传播侵染,至于能否以卵孢子在土中存活越冬尚不明确。在温暖地区,田间周年都有瓜类寄主存在,病菌可以孢子囊借风雨辗转传播为害.无明显越冬期。病菌萌发温限432℃,以1519℃为最适,低温阴雨易诱发本病。华南、云南56月及9月发生,北京、内蒙古710月发生,一般为害较轻,看来苦瓜对霜霉病抗性较强,但在北方或反季节栽培时,要考虑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  (1)在重病地注意选用抗病良种。 (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做好清沟排溃,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为害。(3)从避免病害的角度棚室内湿度最好保持在90%95%,尤其要缩短叶面结露的时间或将其控制在间歇状态。生产上由于作物表面温度因夜间辐射散热作用,植株的体温有时比棚室内气温低,当这时棚室内湿度处于饱和状态时,气温和结露温度(露点温度)相等时,植株表面即产生结露,此外,日出后作物表面温度上升速度较气温慢,当土表水分蒸发致相对湿度接近饱和状态,则植株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这种情况也会出现结露。看来,结露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但其频度则因地区、季节、设施条件不同而异。管理上设法缩短叶面结露持续的时间。(4)发病初期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铜或甲霜铝铜600倍液、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病情严重时可喷700倍液大水量,或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700800倍液,苦瓜对铜剂敏感苗期慎用,生长期要严格控制用量和浓度,以防发生药害。苦瓜霜霉病与白粉病混合发生时可喷洒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加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收获前4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