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白粉病

    症状  南方露地栽培时有发生,北方主要发生在棚室或露地或反季节栽培条件下。主要为害叶片。叶面初生白色小粉斑,后逐渐扩展融合,严重时整个叶面覆一层白色粉霉状物,持续一段时间后,致叶缘上卷,叶片逐渐干枯死亡。叶柄和茎蔓均可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

    病原物为子囊菌亚门真菌葫芦科白粉菌和称单囊壳。葫芦科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 & Chen,菌丝体生于叶两面,现不定形污白色粉斑片,后相互融合1分生孢子桶柱形或近柱形,子囊果主要生在叶背,扁球形,聚生,暗褐色,壁细胞星不规则多角形,具1756根附属丝,一般不分枝,少数呈不规则分枝1次或12次,弯曲,长为子囊果直径的0.52倍,粗细不均,有的上部细下部稍宽,壁薄,平滑,具隔膜06个,褐色,中部向上渐淡I子囊513个,多为711个,长卵至矩圆形或卵形至椭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形,具柄或短柄,个别近无柄;子囊孢子2个,卵形,带黄色。瓜类单囊壳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lecht ex Fr.) Poll,菌丝体生于叶的两面和叶柄上,初生白圆形斑,后展生至全叶1分生孢子腰鼓形或广椭圆形,串生;子囊果球形,褐色或暗褐色,散生,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或长方形,具48根附属丝,呈丝状至曲膝状弯曲,长为子囊果直径的0.53倍,基部稍粗,平滑,具隔膜35个,无色至下部浅褐色;具1个子囊,广椭圆形至近球状,无柄或具短柄,壁厚,顶壁不变薄;子囊孢子48个,椭圆形。除侵染西瓜外,还可侵染笋瓜、南瓜、西葫芦、棱角丝瓜、黄瓜、香瓜、甜瓜、倭瓜、香南瓜、葫芦、瓠子、茅瓜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白粉病菌可在月季花或大棚及温室的瓜类作物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田间再侵染主要是发病后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由于此菌繁殖速度很快,易导致流行。白粉病在1025℃均可发生,能否流行,取决于湿度和寄主的长势。低湿可萌发,高湿萌发率明显提高。因此,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展,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及感病的寄主此病即流行。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在45%左右的低湿度下也能充分发芽,反之在叶面结露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病菌生长发育反而受到抑制。

    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早期利用白粉寄生菌以菌治病开展生物防治是有希望的。白粉寄生菌学名Cicinnobolus Ehrenb.=Ampelomyces Cesatii称白粉菌黑点病菌,分生孢子器在白粉病的分生孢子梗上形成,抑制其分生孢子的产生。分生孢子器基部有柄,顶部有喙,淡黄色至黄褐色,菠萝形、椭圆形、卵圆形、拟球形,表面网纹明显,无孔口。分生孢子器遇水放出的分生孢子呈蜿蜒状,无色、单孢、卵圆或棍棒形、两端各有一个不明显的油球。由于分生孢子既有水沉性又需要氧气,因此阴雨连绵有利于孢子的萌发。一般萌发率在85%95%之间,有的能够形成明显或不明显的抑制斑,有的虽然无抑制斑但可见白粉寄生菌也是从基部最先染白粉病的叶片上发生,随白粉病发展而上向扩展。白粉寄生菌在我国分布广泛,采用人工大量繁殖白粉寄生菌Ampelomyces Ces.ex Schlecht  异名为Cicinnobolus Ehrenb.。于佛手瓜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洒到植株上去,可有效地抑制白粉病的扩展。 (2)发病初期喷洒农抗120或武夷菌素水剂100150倍液,隔7101次,连续防治23次,除防治白粉病外,还可兼治炭疽病、灰霉病、黑星病等。也可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60%防霉宝21000倍液、15%庄园乐水剂2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5%三泰隆可湿性粉剂2000倍粉、30%白粉松乳油20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隔20天左右1次,防治1次后,再改用常用杀菌剂。(3)棚室保护地栽培冬瓜、节瓜的也可用5%百菌消粉尘剂,每亩lkg。采果前7天停止用药。技术要点是早预防、午前防和喷周到及大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