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黑斑病

    又称  甘薯黑疤病

    症状  在整个生育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块,薯苗受害多在茎的白色部分产生黑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稍有凹陷,发病重时,幼茎,种薯变黑腐烂,造成死苗,未死的病苗,地上部发黄。病苗移载大田后,病重的不能扎根,基部变黑腐烂,枯死,薯块受害,多在伤口处出现黑色病斑,中央稍有凹陷,轮廓清楚,病部薯肉变青褐色或墨绿色,且味苦,有毒。窖存期间,易蔓延,造成烂窖,并且薯拐也可以发病变黑,在潮湿条件下各处病斑均可产生灰色霉层和黑色刺毛状物(即为子囊果)。

    病原物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甘薯长喙壳菌Ceratcystis fimbriata ell & halsted。菌丝寄生于细胞内或细胞间,初无色,老熟时深褐色。无性繁殖时产生内生分生孢子和内生厚垣孢子;内生分生孢子产于菌丝或侧生的分生孢子梗内,无色,单胞,圆筒形、棍棒形或哑铃形,两端平截;厚垣孢子大量产生在病薯皮下维管束圈附近,一般着生在分生孢子梗内,成熟孢子暗褐色,球形或椭圆形,具厚膜。子囊壳呈长颈烧瓶状,基部球形,具长喙,顶端裂成须状,子囊梨形或卵圆形,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单胞,钢盔状,成熟时子囊壳吸水产生膨压,子囊孢子排出孔口,成团聚于喙端,初白色,后呈黄白色蜡状小颗粒。内生分生孢子生成后,可立即萌发,有时生成一串次生内生孢子,可连续产生23次,然后生成菌丝。厚垣孢子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需经一段时间休眠后才可萌发。条件适宜时,子囊孢子可不经休眠,立即萌发,在传播上起重要作用。菌丝体生长适温为936℃,最适温度为2328.5℃。分生孢子寿命极短,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存活约2个月,厚垣孢子、子囊孢子的寿命长,在25℃干燥条件下可存活5个月,自然条件下,土壤表层中的孢子存活月一年,土表下79cm处,孢子可存活34个月。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贮藏窑,病薯和大田或苗床土壤中以及粪肥中越冬,这是第二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薯区病苗是本病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土壤、肥料、流水、农具及鼠类、昆虫等都可以传病。病菌多从伤口侵入,也可从根眼,皮孔等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薯苗的白色部分引致发病。病苗上的分生孢子随喷淋或雨水传播,侵染茎蔓并延及新结薯块,收获贮藏期还会通过接触摩擦传播发展。甘薯黑斑病发病轻重与耕作制度、土质、甘薯品种及甘薯育苗生长期的温湿度有关。土壤粘重、地势低洼的地块发病重。土壤含水量在1416%之间病害随湿度增加而加重,如土壤含水量高于60%病情反随湿度增加而减轻。连作甘薯发病重,春薯发病重于夏薯、秋薯。薯块伤口多病害加重。薯块表皮薄、易破损、伤口愈合慢的品种发病重。土壤温度在1530℃之间均可发病,最适温度在25℃左右。甘薯贮藏期最适发病温度在2528℃,贮藏早期,薯块呼吸强度大、散发水分多、薯窖通风不良、20℃以上温度持续2周以上,病害迅速蔓延。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更新苗床,培育无病壮苗。(2)防止污染肥料和薯田,及时清除田间、苗床的病薯、病苗,防止通过各种途径污染肥料和薯田。建立无病留种地  选择2年以上没载植过甘薯的无病地块留种。精选无病种薯育苗。(3)从苗床中剪取无病蔓头苗栽植留种,无病留种地不能施用带有该病菌的土杂肥,厩肥,若无净粪,可施饼肥,化肥和绿肥等。在留种地中,再剪取无病蔓头苗作为大田种苗。两次剪苗均应剪取绿色蔓头,不剪基部带白色和红色的老蔓头。(4)剪苗移栽时,将苗捆成小把,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中,浸苗基部68厘米,浸苗时间5分钟即可;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同法浸苗2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