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霜霉病

    症状  大豆幼苗受病菌系统侵染时,复叶展开后即可表现症状,在叶基部沿叶脉产生褪绿斑,褪绿部分逐渐扩大至全叶,出现凹凸状波纹,使幼苗瘦弱、生长停滞、萎缩矮化、叶片凋萎而枯死。成株期大豆叶片受侵染时,叶部症状为散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黄绿色小病斑,后变为褐色,周围深褐色,与健全组织分界明显。病情严重时,病斑并成大斑块,叶片易干枯早落。遇多雨高温气候条件时,叶片病斑背面可产生灰白色霉层,后变为灰色或淡紫色。豆荚受害,外部症状不明显,大豆籽粒无光泽,外表披灰白色的菌丝层。

    病原物为鞭毛菌亚门霜霉属的真菌东北霜霉病菌Peronospora manschurica (mauru) syd.gaum。病叶背面的霉层为该菌的孢子囊与孢囊梗,孢子囊为卵圆形或椭圆形,透明至淡紫色、单胞,表面光滑。孢囊梗单生或丛生,作二叉状分枝数次,末端小梗尖锐,向内微弯。病种子表面的粉状霉层为病菌的卵孢子,卵孢子为球形,淡黄褐色,壁厚,表面光滑。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带菌种子和田间病残体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侵染源上的卵孢子萌发后侵染大豆幼苗,侵入其生长点,使病苗成为田间的中心病株,在适宜气候条件下,中心病株上可产生大量孢子囊,借风雨在田间进行再侵染,使病情扩展蔓延。遇连阴雨气候条件时,孢子囊侵入寄主后约710天即可表现症状,而豆株以展叶56天时最易感病,8天后抗病力增强。结荚后,病菌主要通过菌丝经茎和果柄侵入到荚内,引起荚和种子发病,并在病组织和种子上形成卵孢子,大豆收获后,病菌又以卵孢子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我省以种植夏大豆为主,播期集中在6月上、中旬,播种出苗期土壤潮湿可而致幼苗发病,成为田间中心病株。连作田田间病残体上菌源初侵染主导作用。轮作田则以种子带菌为主导病原,孢子囊形成的适温是1025℃,高于30℃或低于10℃均不利孢子囊的形成,而孢子囊的形成和萌发都要求有水滴的存在,故在大豆封垄至初花期遇多雨、高湿气候条件,将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我省淮北地区7月上、中旬处于梅雨季节,大豆霜霉病发生普遍,如雨日、雨量偏多,病情发展快,发病程度重。

    防治方法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如选择抗霉1号、丰收2号、淮豆4号等抗性较强的品种;(2)推行轮作换茬,提倡水旱轮作,与大豆以外的非寄主作物轮作;(3)选用无病种子,并结合丰产栽培,实行畦作,使田间沟系配套,排水通畅,合理密植,适当扩大行距,增强行间通透性。(4)大豆播种期用种子重量0.3%8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的0.5%40%多·福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以减少田间中心病株;(5)初花期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20130g,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00g,或57.6%氢氧化铜干胶悬剂130150g,对水5060kg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