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结线虫病

    症状  主要为害大豆根尖。豆根受线虫刺激,形成节状瘤,病瘤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有的小如米粒,有的形成“根结团”,表面粗糙,瘤内有线虫。病株矮小,叶片黄化,严重时植株萎蔫枯死,田间成片黄黄绿绿,参差不齐。

病原物为植物寄生线虫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and White) Chitwood、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tenaria (Neal) Chitwood、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和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 (Treub) Chitwood4种。北纬35°~40°以北方根结线虫为主,北纬35°以南以南方根结线虫为主,也有花生根结线虫;北纬25°以南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并存。成虫雌雄异形,雌虫鸭梨形,大小0.360.85×0.2o.56(mm),雄虫线形,大小11.6×0.0280.04(mm)。卵椭圆形,无色,较胞囊线虫大。幼虫线形。会阴花纹和吻针形态是区别不同种类线虫的重要特征。侵害大豆、花生、黄红麻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大豆根结线虫以卵在土壤中越冬,带虫土壤是主要初侵染源。翌年气温回升,单细胞的卵孵化形成1龄幼虫,脱一次皮形成2龄幼虫出壳,进入土内活动,在根尖处侵入寄主,头插入维管束的筛管中吸食,刺激根细胞分裂膨大,幼虫脱皮形成豆荚形3龄幼虫及葫芦形4龄幼虫,经最后一次蜕皮性成熟成为雌成虫,阴门露出根结产卵,形成卵囊团,随根结逸散入土中,通过农机具、人畜作业以及水流、风吹随土粒传播。该虫营孤雌生殖,一般认为雄虫作用不大。南方根结线虫在大豆上发育速率比在适生寄主(番茄)上低,在大豆上,繁殖适温2435℃,一季大豆34代,以第一代为害最重。是一种定居型线虫,由新根侵入,温度适宜随时都可侵入为害。根结线虫在土壤内垂直分布可达80cm深,但80%线虫在40cm土层内。连作大豆田发病重。偏酸或中性土壤适于线虫生育。砂质土壤、瘠薄地块利于线虫病发生。

    防治方法  (1)与非寄主植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在鉴别清楚当地根结线虫种类基础上有效轮作。北方根结线虫分布区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南方根结线虫区宜与花生轮作,不能与玉米、棉花轮作。(2)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线虫病品种。同一地区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抗病品种。(3)播种期亩用5%克百威颗粒剂5kg,或15%涕灭威颗粒剂1.5kg,或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8.0kg,与肥料混拌后,沿播种沟施于10厘米以下土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