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病害 |
发生在叶片上
除叶面有变色斑块外没有霉状物等病菌
生长缓慢,植株叶片变窄或披散,叶色褪绿,沿中脉形成变色黄带呈条状 | 心叶或外叶褪绿后叶尖开始变成茶褐色,后渐枯死,致叶片变白或叶尖枯黄变褐 |
![]() |
![]() |
病毒病 | 黄叶和干尖 |
叶面病部有霉状物发现
叶片的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粉状霉斑,病斑处暗绿色,叶片变为黄褐色干枯 | 叶片、花梗染病初生浅褐色、卵圆形至纺锤形条斑,后变为黑褐色,有轮纹,湿度大时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 发病时初在叶片上产生梭形或椭圆形斑点,并由叶尖向下扩展,后汇聚成斑块,使叶片焦枯,高湿条件下干枯叶上长出霉层。湿腐型发病后叶片上无白点,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绿色绒毛状霉层。 |
![]() |
![]() |
![]() |
白粉病 | 黑斑病 | 灰霉病 |
表皮上产生黄色小点,渐变为纺缍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疱斑,周围常有黄色晕环,后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的粉末状物 | 叶片及花葶染病,多始于中下部,初呈暗绿色水浸状,有时扩展到叶片或花葶的一半,病部失水后明显缢缩,引起叶、葶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白霉 | 初期,病斑小,略凹陷,后逐渐变大,椭圆形或梭形,褐色到紫色。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霉层,并有同心轮纹,病部易折断 |
![]() |
![]() |
![]() |
锈病 | 疫病 | 紫斑病 |
发生于叶或花葶,病部可见黑色小粒点
在半枯的叶片和花茎上,形成近梭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以后生出许多黑色小点 | 叶两面病斑梭形或长椭圆形,边缘不清,后也现小黑点,茎部染病初现褪绿长椭圆形病斑,大小18~30×2.5~4.5mm,后全部变为灰白色,上密生小黑点 | |
![]() |
![]() |
|
炭疽病 | 茎枯病 | |
发生在叶基部近地面处或根部
根部及根状茎受害后软腐,失去吸收功能,导致地上部萎蔫变黄,逐渐枯死。假茎受害后亦软腐,外叶首先枯黄或从病部脱落,重者整个茎秆软腐倒伏死亡。所有患病部位均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中后期菌丝集结成白色小菌核 | 初呈水浸状,淡绿色,湿度大时长出少量白霉,后病斑颜色转为灰褐色,蔓延速度快,致全叶腐烂枯死,植株基部霉层聚集,产生褐色至黑色菌核。 | |
![]() |
![]() |
|
白绢病 | 菌核病 | |
初期叶片中部或接触地面的叶尖部出现水烫样的症状,严重时所有叶片都呈烫伤状,继而完全枯死。发病后的根株虽可萌生新株,但有时再萌发的韭菜仍然会继续发病 | 叶片、叶鞘初生灰白色半透明病斑,扩大后病部及茎基部软化腐烂,并渗出粘液,散发恶臭,严重时成片倒伏死亡 | |
![]() |
![]() |
|
枯萎病 | 软腐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