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细菌性叶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片,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因此叶片常干缩破碎。严重的生长点变黑枯死,叶柄、匍匐茎、花也可枯死。

    病原物为细菌黄单胞杆菌属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 Kennedy et King。菌体杆状,极生1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肉叶胨琼脂平面上菌落圆形黄色,大小1mm,有粘性具光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稍突起。耐盐浓度12%,36稍有生长,好气性。除侵染草莓外,未见侵染其他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种子或土壤里及病残体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病株在地下即染病,致幼苗不能出土,有的虽能出土,但出苗后不久即死亡。在田间通过灌溉水、雨水及虫伤或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传播蔓延,病菌从叶缘处水孔或叶面伤口侵入,先侵害少数薄壁细胞,后进入维管束向上下扩展。发病适温2530,高温多雨、连作或早播、地势低洼、灌水过量、排水不良、肥料少或未腐熟及人为伤口和虫伤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适时定植。(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3)加强管理,苗期小水勤浇,降低土温。(4)处理土壤  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粉剂750g,对水10kg,拌入100kg细土中,定植时撒入穴中。(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1次,连续防治34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