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黄萎病

    症状  初侵染外围叶片、叶柄产生黑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失去生气和光泽,从叶缘和叶脉间变成黄褐色萎蔫,干燥时枯死。新嫩叶片感病表现无生气,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继而从下部叶片开始变成黄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被害株叶柄、果梗和根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的部分或全部变褐,根在发病初期无异常。病株死亡后地上部分变黑褐色腐败。当病株下部叶子变黄褐色时,根便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有时植株的一侧发病,而另一侧健康,呈现所谓“半身凋萎”症状。病株基本不结果或果实不 膨大。夏季高温季节不发病。心叶不畸形黄化,中心柱维管束不变红褐色。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大丽花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 Klrmahn.和黑白轮枝孢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dt Berthold.。在我国主要是大丽轮枝孢,该菌菌丝体白色,分生孢子梗直立,呈轮状分枝,每轮34个分枝,轮枝顶端或顶枝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圆形,单胞无色。孢壁增厚形成黑褐色的厚垣孢子,许多厚壁细胞结合成近球形微菌核。病菌产生微菌核,是由菌丝分隔、膨大、芽殖形成的休眠组织体,分生孢子梗由24层轮枝和一个顶枝组成,每轮有分枝35根,成熟时分生孢子梗基部不变色。

    侵染循环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寄主病残体内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或拟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在病残体及混有病残体的堆肥中及种子内外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带菌土壤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助带病母株、土壤、水源及农具等进行传播,从植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幼根的表皮和根毛侵入,在植株维管束内繁殖,不断扩散到植株叶及根系,引起植株系统性发病,最后干枯死亡。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25℃~28℃,相对湿度60%85%。草莓黄萎病的发病盛期在育苗中后期、假植期和定植初期。此病危害性大,是顽固性土传病害。土壤通透性差,过干过湿、多年连作、氮肥过多或有线虫为害的地块易导致黄萎病的严重发生。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或土质黏重,土壤偏酸易发病。栽培过密,株、行间郁敝;氮肥施用过多,植株过嫩,虫伤多的易发病。种苗带菌,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易发病。

    防治方法(1)移栽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2) 草莓栽植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效果更好。(3)母株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无病、抗病种苗,如新明星、福羽、丰香、春香等。(4)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高畦栽培,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因为很多病害都是高湿引起的,要注意。(5)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移栽前穴施或沟施防病治虫的药土。(6)大棚栽培的,在移栽或育苗整地前以及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对棚膜、土壤及墙壁以及架材等表面喷药,进行消毒灭菌,并适当放风排湿。(7)用太阳热消毒法进行土壤处理,具体作法是:在草莓果实采收结束后,将地里植株全部拔除,然后翻耕土壤、整畦、浇水,用塑料布覆盖一个月左右,依靠太阳能使土壤温度达到50℃左右,进行高温消毒。(8)浸苗:移植前清除重病株,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苯来特100020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待药液干后移栽。或用药液灌根消毒。(9)土壤消毒:重茬田于定植前每100平方米用氯化苦3升打眼董蒸消毒,施药后以塑料薄膜覆盖,7天后种植。(10)喷施用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或浇灌基茎部,隔15天左右一次,共防56次。用40%多菌灵.五氯硝基苯复配制剂800倍液+80%乙酸素2000倍灌根,加上壳聚糖类的效果更好,会减轻枯萎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