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秋季气候条件对烟粉虱的繁殖较为有利,经过连续数月的积累,烟粉虱虫量达到全年的高峰,当前正是从露地迁入保护地的关键时期,同时棚内小气候条件适宜烟粉虱产卵繁殖,各乡镇要因地制宜,抓住闭棚前的有利时机做好防治工作。
一、发生情况:
9月25-27日对全县保护地蔬菜普查。目前在棚蔬菜主要种类有番茄、茄子、西葫芦以及草莓等,茬口有秋延迟蔬菜和秋季定植越冬蔬菜。由于大棚内温度高,湿度适宜,对烟粉虱、蚜虫等发生繁殖有利,形成冬前发生高峰,大棚虫源主要来源于苗子所带虫卵、棚外迁入以及前茬滞留虫卵。今年冬前大棚烟粉虱发生特点是发生面广,发生量大。
1、发生普遍。调查大棚50栋,有虫大棚50栋,虫棚率100%。
2、发生量大。除个别大棚虫量较低外,多数大棚虫量均较高。百叶成虫量在50-1200头,虫量高的大棚百叶成虫量达到1500头以上,平均在312头。
3、分布作物种类多。大棚番茄、西葫芦、黄瓜、豆角、草莓等所有大棚蔬菜均有发生。
4、不同茬口均有发生。大棚蔬菜定植早晚均有发生,秋延迟蔬菜及定植较早的蔬菜虫量高。
5、分布不均匀。大棚内烟粉虱以靠南部虫量较高,向北逐步递减。
二、防治意见:
(一)栽培管理:选择抗耐性强的品种;棚室高垄全程覆膜,采用膜下灌水或滴灌,合理通风,严格控制保护地内温、湿度;提高夜温,减少叶面结露时间;及时摘除植株下部老、病叶,增强通透性;喷药前摘除残花、病花、病果、病叶并带出室外集中处理;秋延后番茄处于收获末期,加强田园清理,及时熏棚,降低病虫基数,为下茬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二)防虫网阻断:大棚所有通风处用防虫网遮盖,阻断烟粉虱迁入棚内的途径,同时对大棚前后及周围的作物统一防治1-2次,减少棚外虫源基数。
(三)棚内挂黄板: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色性杀灭害虫,每亩大棚挂20-30片黄板,可有效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
(四)药剂防治:亩用0.5%苦参碱500-800倍液,20%烯啶虫胺1500-2000倍液,3%啶虫脒1000-1500倍液,0.3%印楝素600倍液(草莓棚内有蜜蜂的,可选用0.5%苦参碱或0.3%印楝素)。
根据需要,选择以上药剂配方,7-10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施药时要注意喷到叶片背面。